禱告

禱告教室:禱告須知

禱告是「屬靈呼吸」,幫助我們與神連結,生命得著改變與更新。故在禱告時,應該…

一、支取主的寶血:求父神赦免我們生活中所犯的一切罪,因父神是聖潔的,「非聖潔沒有人能見主」(來12:14)。又說:「我若心裡注重罪孽,主必不聽。」(詩66:18)同時,要深信主耶穌寶血永遠的功效,每次到父面前,為要得憐恤、蒙恩惠,作隨時的幫助。

二、奉主的名禱告:「奉主的名」原文是「在主的名裡」。主耶穌曾在約翰福音第14至16章中三次提到要奉祂的名禱告,如:「你們奉我的名,無論向父求甚麼,祂就賜給你們。」(約15:16)這是主的囑咐和應許,我們應該憑信心來承受。還有,在宇宙中神只悅納祂的愛子耶穌基督,當我們住在祂愛子裡就必蒙悅納。所以,每逢奉主的名禱告,就是靠著主的名,在主的名裡來到父神面前禱告。

三、有信心:禱告最要緊的是有信心,沒有信心的禱告就等於沒有禱告,且虧缺神的榮耀。福音書中經常記載主對求告祂的人說:「照著你們的信給你們成全了吧。」(太9:29)「你的信救了你,平平安安的回去吧!」(可5:34)有信心的禱告才能蒙神悅納。我們深信父神必垂聽每一個禱告,千萬不要看自己、看環境、看別人,只要單單信靠神。

四、用心靈和誠實:耶穌說:「神是個靈;所以拜祂的必須用心靈和誠實拜祂。」(約4:24)要有發自心靈的禱告,首先就需要專心。每逢禱告時,要先收回所有流蕩的心思,專心向著父神。詩篇裡的禱告都是發自心靈的,故蒙神悅納。此外,禱告必須發自誠實的心。我們的禱告必須沒有任何虛假,完全向神赤露敞開自己。

五、慎重其事:有些基督徒在日常生活中,總是馬虎草率的禱告幾句,以安慰自己的良心,但這實在太虧欠神了!這些敷衍、無心、無所謂的禱告,怎能產生大功效呢?詩篇裡的禱告都是專心認真的,如詩人說:「我的心仰望祢…耶和華啊,求祢留心聽我的禱告,垂聽我懇求的聲音…」(詩 86:6) 這是何等用心的禱告,難怪蒙神垂聽。

六、合理祈求:經上說:「你們得不著,是因為你們不求。你們求也得不著,是因為你們妄求,要浪費在你們的宴樂中。」(雅四2-3)妄求是指人所求的並非必需品,超出我們基本需要的範圍。根據聖經的原則,人只要有衣有食就當知足(來13:5;提前6:6-7)。此外,妄求也包括所有違背聖經的祈求,例如聖經教訓我們要免去一切貪心(路12:15),若我們求發財,就完全違背聖經的教訓了。

七、學習順服聖靈的意思:要知道神的意念非同我們的意念(賽 55:8),許多時候神的旨意、帶領和拯救總是與我們的意願與計劃不同,甚至有時原來你想這樣禱告,但聖靈卻感動你那樣禱告。每逢我們禱告時,都要尋求神的心意,留意聖靈的感動,學習順服聖靈的意思來祈求,切勿把禱告內容變成口頭禪。

八、要有負擔:真正的祈禱是來到神面前卸下重擔,包括你各種生活的重擔、有形無形的壓力,以及為著神的國、神的教會、神的福音、神的兒女代禱的負擔,或是從主的話語中所領受的負擔,都一一卸在神面前,完全發表出來。「應當一無掛慮,只要凡事藉著禱告、祈求和感謝,將你們所要的告訴神。」(腓 4:6)

九、慎防不喜歡禱告:祈禱是聖徒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事,如果不想祈禱,或無力祈禱、忽略祈禱,就顯示個人的屬靈生命及與父神的關係出了紅燈訊號。「總要儆醒禱告,免得入了迷惑。你們心靈固然願意,肉體卻軟弱了。」(可 14:38)不讓撒但輕易藉著某理由來拆毀我們禱告的祭壇。

聖經報,(本文摘自《聖經要道1》,蒙主恩出版社允許使用)http://www.bible-magazine.net/tc/download/44/44-6.htm

禱告是信徒的「屬靈生命的呼吸」!基督徒在理智上都知道禱告是信仰中很重要的共同體,也深知應該多禱告的重要。但若捫心自問,我們多少時候禱告,可能會覺得很虧欠。再問我們禱告的內容時,也可能會覺得不好意思,因為往往我們只是關心自己的事,對於個人以外的需要,往往「一筆帶過」或根本不在我們的禱告事項之內。

此外要問,我們禱告的目的是不是比較「利益性」的?只要按自己的想法,希望禱告蒙上帝應允,單單是注重其結果,而不是關切跟上帝交心的過程。倘若在跟人交談時,對方只是在乎可以從我們身上得到什麼好處時,這種利益性的關係,可能早就叫人打敬而遠之了。那麼,我們的禱告生活會不會如此呢? 我們的禱告內容是不是像到市場前準備的購物清單:「慈悲的父神,我要祢賜福我….供應我….幫助我…. 滿足我….」。試想,如果子女在跟我們溝通的目的就是如此的話,身為父母,我們會怎麼想?

當孩子長大之後,應該會自理獨立,不該成為「啃老族」,而是應當有生活的能力去分享,懂得去給予。同樣的道理,身為基督徒,我們也應該在禱告的生活中成長,不應該老是要人為你禱告代求,而是應該有能量去關心他人,主動為他人禱告祈求。

聖經學者約翰派博說:「除非你知道生命本身就是一場爭戰,否則你無法明白禱告的意義。」(Until you know that life is war, you cannot know what prayer is for. ~John Piper)

既然是爭戰,我們就必須有「禱告」這個武器。不想禱告就需要鼓勵,不會禱告就需要學習,不敢禱告就需要操練,不住禱告應該是我們追求的方向及目標。 為此,教會鼓勵大家以祈禱作為個人生命、家庭發展、聖工推動的優先次序,以不同的方式來參與禱告的爭戰行列: